罗茨真空泵常见故障排查指南
罗茨真空泵常见故障有哪些?故障原因和处理方法有哪些?

一、运转时有异常异响,伴随剧烈振动
可能原因 1:转子间隙异常
- 排查方法:停机后拆开泵端盖,用塞尺测量转子与泵腔、转子与转子之间的间隙(正常范围 0.1-0.3 毫米),若间隙小于 0.05 毫米或不均匀,说明存在异常。
- 解决方法:轻微磨损可通过调整转子位置恢复间隙;若磨损严重,需更换新转子并重新做动平衡校验。
可能原因 2:轴承损坏或润滑不足
- 排查方法:触摸泵体两端的轴承座,若温度超过 70℃(正常运转温度≤65℃),或转动转子时感觉有卡顿,大概率是轴承问题。
- 解决方法:拆开轴承盖,清理旧润滑脂,更换符合型号的高温润滑脂(推荐锂基润滑脂);若轴承已损坏,需更换同规格的深沟球轴承(注意轴承的精度等级,通常为 P6 级)。
可能原因 3:异物进入泵腔
- 排查方法:停机后打开进气口法兰,检查泵腔内是否有异物,同时查看进气过滤器是否破损(若过滤器失效,需及时更换)。
- 解决方法:用软毛刷清理泵腔内异物,严禁用坚硬工具刮擦转子表面;更换新的进气过滤器,避免后续异物进入。
二、抽速明显下降,真空度达不到要求
可能原因 1:前级泵匹配不当或故障
- 排查方法:单独启动前级泵,用真空计测量其出口压力,若压力高于 100Pa(正常应≤50Pa),说明前级泵存在故障。
- 解决方法:检查前级泵的油位(油位需在油窗中线)和油质(若油色发黑、浑浊,需更换新油);若前级泵是水环泵,需检查冷却水流量是否充足(不足会导致抽速下降)。
可能原因 2:泵腔密封件老化
- 排查方法:将泵抽至一定真空度后停机,观察真空计读数是否快速上升(正常情况下 1 小时内压力上升应≤10Pa),若上升过快,说明存在泄漏。
- 解决方法:拆开端盖,更换老化的 O 型圈(推荐氟橡胶材质,耐温性和密封性更好);若机械密封泄漏,需更换密封动环和静环,并确保安装时密封面清洁无划痕。
可能原因 3:转子结垢或腐蚀
- 排查方法:停机后观察转子表面,若有白色结垢或斑点状腐蚀,需及时处理。
- 解决方法:用中性清洗剂(如洗洁精水溶液)清洗转子表面的结垢;若腐蚀轻微,可对转子表面进行抛光处理;若腐蚀严重,需更换耐腐蚀材质的转子(如 316L 不锈钢转子)。
三、电机过载,跳闸频繁
可能原因 1:入口压力过高
- 排查方法:用真空计实时监测入口压力,若压力持续高于 1000Pa,需检查前级泵是否未及时启动,或被抽系统是否存在大量放气(如物料挥发过快)。
- 解决方法:确保前级泵先启动 3-5 分钟后再启动罗茨泵;若系统放气量大,可增大前级泵的抽速,或在系统中增加缓冲罐。
可能原因 2:电机接线错误或绕组故障
- 排查方法:用万用表测量电机绕组的绝缘电阻(正常应≥0.5MΩ),若电阻为 0,说明绕组短路;同时检查接线盒内的接线是否松动、错位。
- 解决方法:重新正确接线(参照电机铭牌的接线图);若绕组短路,需联系专业人员维修或更换电机。
四、日常维护:减少故障的 “关键一步”
- 定期换油:每运行 2000 小时更换一次齿轮箱润滑油,换油前需将旧油彻底排空;
- 清洁过滤器:每周清理一次进气过滤器,每月更换一次滤芯(粉尘多的环境可缩短更换周期);
- 检查间隙:每半年拆开端盖检查转子间隙,若间隙超差及时调整;
- 记录参数:每天记录泵的入口压力、电机电流、轴承温度等参数,通过数据变化提前发现异常。
更多新闻